鲁新爱:扶贫先扶志 脱贫必立勤

2018-07-26 来源:驻马店市总工会

未标题-2.jpg

  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先要扶志,把贫困群众的心捂热、脑更新、劲鼓足,才能让他们真正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如今,在正阳县有这样一个人,他把敬业、专业、创新、奉献当作劳模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在自身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带领员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投身到全县脱贫攻坚、扶贫济困、产业扶贫中来,用实际行动树立了劳模新形象,他就是河南省劳动模范、正阳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新爱。

  近年来,鲁新爱紧紧围绕正阳县脱贫攻坚大局,在充分了解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后,确定了“扶志、立勤、以食用菌产业为抓手”的帮扶思路,助力全县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作。鲁新爱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一刻也没有忘记关爱社会困难群体,近年来,他先后为正阳县贫困村小学、困难家庭大学生、患病儿童、敬老院等捐资、捐物累计金额21.5万元。

  为农民架起致富“金桥”

  正阳县是全国第一花生种植大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鲁新爱看到这一商机,经过反复试验,他将粉碎后的花生壳发酵作为食用菌生产原料,降低原材料生产成本。与纯木屑、棉籽壳相比,每生产一袋食用菌可节约成本0.2元,他和他的食用菌专业合作每年能消化吸收5万亩花生壳,于是,他向农民大量收购花生壳,此举可助农民每亩花生增收45元,年累计助农民增收200余万元。

  看到鲁新爱发展食用菌种植效益如此高,周围的群众纷纷跟着他干,在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下,引起了该县领导的高度关注,并加大了资金、技术、政策的扶持力度。有了政策支持,鲁新爱更是如虎添翼,他的正阳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很快辐射全县19个乡镇,加入他合作社的农民达1860名。

  “种植食用菌比在外打工强。”大学毕业生郭俊说,“大学毕业后,我加入了合作社,从原来几个棚发展到现在的16个棚,一年种平菇的收入达40万元。”

  扶贫先扶志和智

  鲁新爱充分利用食用菌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优势,2016年以来,他先后为正阳县9个乡镇,18个贫困村的36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员举办了各类实用技术培训35期,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田间地头的现场实践,让学员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

  同时,鲁新爱还依托正阳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配合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不定期到社员家中进行技术指导,定期举办培训班,向周边群众免费传授食用菌栽培技术,为广大农民和合作社社员提供食用菌栽培技术及农业种植技术培训,仅2015年就举办技术培训班15期,受益群众达3500人次。广大社员技术成熟后,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合作社,使他们不出家门就能有产业、有收入,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的梦想。

  代管代种模式让贫困户吃了“定心丸”

  “协议一签,年底就可以领到2000元,3年就是6000元,这下俺的生活有保障了。”7月23日,正阳县永兴镇吴相村贫困户吴云中与鲁新爱签完协议,一脸兴奋地说。

  近年来,鲁新爱通过代管代种模式,与正阳县6个乡镇,78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为期3年的产业带贫协议,无论经营赢亏,每年均为贫困户发放受益分配资金不低于2000元。

  搭建脱贫致富平台,鼓励贫困户自主创业。为激发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让贫困户参与到产业经营中来,依靠自身劳动能力增加收入。鲁新爱与贫困户签订食用菌种植协议,将食用菌基地的大棚免费提供给贫困户使用,基地大棚内所需的香菇栽培袋,均由合作社提前接好种、发好菌赊销给贫困户,贫困户负责大棚内食用菌的日常管理,待进入销售期,再分批次偿还所欠鲁新爱和正阳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食用菌栽培款,剩余的利润归贫困户所有。每棚香菇生产周期6~8个月,2017年有9户贫困户通过自主创业,每户种植6000袋香菇,获利15000元。贫困户在参与产业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种植技术,而且找回了依靠自身能力增加收入的自豪感、获得感,实现脱贫致富。

  提供就业岗位,实现稳定收入。近年来,鲁新爱通过食用菌袋生产车间、食用菌种植基地,每年可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85个,其中19名贫困户在食用菌生产基地、生产车间务工,月均收入2000元。(张新理、王伟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