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胡:焊花闪闪照人生

2015-12-04 来源:驻马店市总工会

  李胡,男,1950年2月生,汉族,1970年9月参加工作,198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铆焊工作。他30年如一日,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实践着他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敬业、奉献。1981年他被评为“地区劳动模范”,1982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近年来,他年年都是厂里的劳动模范。

  李胡同志为人厚道、老实,平时话语不多,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俺没有别的能耐,只会干焊接活,苦点、累点俺情愿”,铆焊工是一个接触设备多,工作又脏又累的活,有时甚至很危险。李胡同志从来不讲价钱,不拈轻怕重,脏活、苦活、累活总是枪着干,把自己辛勤的汗水倾注到平凡的岗位上。

  1997年7月的一天,烧成车间煤磨双管绞刀由于设计上的先天不足造成煤粉下料口密封不严、煤粉到处喷射,为了改善工作环境,厂里决定对其进行维修改造,煤磨是一个谁也不愿去的地方,干干净净的一个人不干活进去,出来也是满身煤灰,更不用说去那里维修,刚刚卸了设备的煤磨到处都是细若流水一样的煤粉,一踩一股烟,李胡带者职工俨然无辜一样在那里工作,在处理下料口密封时,煤粉突然从密封处由上面如瀑布般泄下,面临危急时刻,李胡毫不惊慌,迅即捧来一把黄油堵住了密封口,坚持把任务完成,当他出来时,他俨然成了“非洲黑人”。

  1998年11月8日,烧成车间预热器分解炉因工艺问题需要更换,距离地面二十多米的预热器平台上,寒风刺骨,尘土飞扬,李胡不畏艰辛,领导同志们一丝不苟地测量尺寸、精心焊接,在冰冷的寒风中奋战了三天三夜,比预定时间提前4天完成了任务,为生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李胡同志有一个“百宝箱”是人所众知的,他的箱内分别存放着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各种规格的电焊条头、废旧螺丝和边角料。以备及时之需。一次厂里急需焊制一个不锈钢配件,仓库内没有不锈钢焊条,外出采购,又怕延误生产时间,这时人们想起了百宝箱,从中找出了许都不锈钢钢焊条头,解决了燃眉之急。

  李胡同志生活俭朴,岁厂里也是主张厉行节约,尽量少花钱多办事。他平时爱搞修旧利废。1999年他带领工段人员,制作的3个“三次风管膨胀街”,制作成本每个仅花费3000元,如果外购每台需要1万元,仅此一项就为厂里节约资金2万多元,即节约了资金又保证了生产急需。

  李胡同志吃苦耐劳,以厂为家,工作不分昼夜,只要有维修任务,随叫随到,加班加点完成。

  1999年7月,正值盛夏酷暑,烧成车间蓖冷机架梁由于温度过高而烧坏,李胡接到抢修任务后,带领职工火速赶到现场。由于刚刚停机,设备内的温度还没有完全降下来,为了摸请设备损坏情况,李胡同志一马当先地钻进设备检查情况,当时外部气温已达38℃,人热的喘不过气来,设备内的温度还未冷却,里面艰苦的环境可想而知,当他从设备内钻出来时,已面目全非,汗水浸透了他的工作服,衣服帖在他的身上。当时正是销售旺季,停机一分钟就意味着企业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证正常生产,他顾不了高温的 烤,更顾不上休息一下,就带领铆焊工段的同志们开始了紧张的抢修工作,直到第二天中把故障排除后,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去。

  1999年10月份,矿山太脱拉每台价值数十万元,以前维修都到生产厂家,既浪费资金,又影响生产。矿山太脱拉油低壳磨损严重,时值水泥销售旺季,生产任务很紧,为了不影响生产,主动向厂领导接受维修任务,他采用铝条结合传统焊接方法,在较短时间里硬是把油底壳给修好了,花了较少的钱,同时解决了生产任务上的大问题,保证了生产运行。

  作为一名工段长,一个尾兵将头,他爱岗敬业,责任心极强车间里他年龄最长,工龄也最长,资格也最老,但他上班总比别人提前半小时来到厂里。他在家的时间非常少,只要有维修任务,他就来到厂里。翻开这几年的考勤表,没有见他请过一天假、旷过一天工,却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的加班记录。在1999年的最后一天,还记着他的一次加班,那是大窑托轮损坏,为了抢修,他从中午赶到抢修现场,顾不上休息直到第二天中午设备正常运转后才离去。

  李胡同志连年被评为厂里的劳动模范,他成了确山水泥厂全体职工学习的楷模。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平凡的工作,可是在这平凡之中折射出的是他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的忍受追求,用他的话说:“焊把钳就是我的生活,从我一拿起它,就没有想到放下它。”那璀璨的焊花,不正是他的精神写照吗?